《前任4》,半部好片半部烂片
《前任》这个系列,拍到第四部,还能大卖,我并不意外。

在国产片里,它虽然算不上是什么质量过硬的精品佳作系列,但同赛道的电影太少,缺乏竞品又受众明确,所以只要拍出来,就一定有人去看。
不管它是不是真的很烂。
坦白讲,十年前的《前任攻略》并不算烂片。
田羽生拍《前任攻略》的时候,国内很少有人拍性喜剧,他一出手就填补了空白,也自然而然地收获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编剧出身的田羽生写过《人在囧途》,会讲故事也能编段子,又谙熟夜店文化,你说他拍出的片子低俗也好粗糙也罢,在当时,接地气就算新颖,能让一部分观众产生共鸣,已经难得。影片后半段虽然大灌鸡汤有一泻千里之感,但前半段作为性喜剧完成度是蛮高的。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系列电影,但《前任》前三部的每一部,除了主角名字一样之外,什么都不一样,都是故事独立的电影。
第一部《前任攻略》,看似主线是孟云与姚星彤扮演的夏露的纠葛,实则真正亮眼的是和王丽坤扮演的友达以上的罗茜,到底是友情还是爱情的探讨。
到了《前任2:备胎反击战》,整部片子和前任无关和备胎更无关,孟云直接消失了,拉来了郭采洁,玩起了“丑小鸭变白天鹅”华丽变身让明星渣男懊悔的爽文情节。
第二部就基本可以归入烂片范畴了,满满敷衍之感。
球盟会官网入口看完第二部,我就已经很不期待第三部了。但没想到,第三部不但很快出现,还大爆了。
影片的质量并不算好,说是大烂片可能有点苛刻,但和“好”关系不大,至少完成度还不如第一部,有些段子的确有意思,但整体看下来缺点明显,槽点多多。
不过,这种在前短视频时代就涌现出的极适合在短视频平台传播的“流量神作”,配合好听洗脑的主题曲和各种与前任相关的话题传播,如果不火,才是天理难容。
那一年《前任3》豪取16亿票房,直至今日,国产爱情喜剧头把交椅的争夺,它仍有一战之力。
也因此,田羽生继续拍《前任4》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毕竟,他真正擅长的性喜剧,在尺度方面被控制得太严,尝试拍过一部《小小的愿望》,并不成功,还不如转过头来继续拿《前任》的招牌卖钱。
基于我个人对于《前任3》的质量评判,对于《前任4》这部新作,我并不期待。
和前几部一样,《前任4》依旧是一部故事独立的电影。
所以对于海报上打着的“十年前任”的口号我相当费解。十年指的自然是从第一部《前任攻略》上映至今,可问题来了。
故事有情怀可卖吗?没有。故事压根不承接。角色有让人刻骨铭心吗?也没有,每一部的角色只有名字一样。
不是都有于文文了吗?这可是能为对方吃芒果的感情!但于文文仅仅是个友情客串,他们的故事还是随着那根烟,灰飞烟灭了。这部的主线剧情是孟云和刘雅瑟扮演的柳柳的故事。
但这些都不重要,毕竟也没几个人真对《前任》这个系列有“十年情怀”。
把《前任4》当成完全独立的新片就好。
因为我没有观影期待,刚坐进电影院的时候,我还挺意外。
至少前三十分钟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被深深打脸。
原因无他,电影《前任4》的前半段完成得非常不错,算是质感颇佳的都市爱情小品,年轻人有关恋爱心里想的那些事,拿捏得相当精准。
在此过程中我一度想为自己此前的偏见道歉,甚至觉得《前任4》要成为国庆档的票房黑马,复刻前作神话。
怎曾想谁料到,影片进入后半程简直成了两部片子,与前半部分的流畅自然老道相比,后半部分拍得就像是一个未毕业的大学生作品。尽是由两个人在不同场景的感情对话组成,不像是电影,而更像是一部深夜里的哥在出租车上听着的情感节目。
要按照这种拍法,别说这个系列拍到4了,拍到10我看也是指日可待。
一句话,这部电影,是半部好片半部烂片。
只可惜,票价没给我便宜一半。
言归正传,说《前任4》是半部好片,理由有二。
其一,结婚冷静期的提出与呈现。
《前任》系列原本脱胎于性喜剧,现在不太好在性方面玩梗写剧情,田羽生就把聚焦点更多放在了爱情和婚姻中很多蛮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上,经过认真琢磨和观察生活,他拍出来的细节,是有真实感的。
余飞与丁点想结婚又怕结婚,别人有离婚冷静期,索性他们就来个结婚冷静期。两人搬到一起,假装过上结婚的日子。
这个概念其实不新鲜,就是试婚。
出彩的是影片将余飞与丁点这一对在婚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拍出来了,观众会发现,原来有时候两口子哪怕没有什么原则性问题出现,也会过不下去。
没有狗血的出轨、小三,就只是两人生活习性的对碰,也会让这段婚姻走向岔口。从简单的日常小事,呈现了婚姻的复杂,能在国产爱情电影中看到这一点,难得。
包括片中两人时常出现的喝酒沟通局,我也认为是相当正向的表达。
如果没有最后的看纸条触发回忆和吹“友情岁月”的口哨,起码余飞和丁点这一对的故事线,挑不出毛病。
怪只怪这种小纸条上念出他曾经的好这种老掉牙的情节,和这边哭着吹口哨那边娇憨地喊着“你怎么不早点哄我”这种尴尬桥段实在杀伤力太大。
其二,孟云在遇到柳柳之前作为单身男的状态。
这一部分,同样精彩在写实性。
比如介绍相亲对象时,余飞说了半天女方的优点,学历、工作、家世等等,都抵不过一句长得漂亮对孟云的吸引力。
又如孟云经历了一个个相亲对象后得出的结论,他们已经到了不敢轻易展开感情的年纪,大家都想要一个结果,都想结婚了,也算是道出了大龄青年恋爱难以迈出第一步的苦恼。
还有孟云对柳柳提到的自己的单身生活,享受孤独,不愿迁就别人等等。
类似这些真实细腻的情节,可谓是精准打击到了每一个年轻人的心里。
《前任4》的前半段,值得一个7分,实打实不掺一点水分。
搞成短片,我第一个送上赞。
坏就坏在了后半段,田羽生像是着急下班,实在是有赶工之嫌。
整个后半段全是两个人在对话,要么是余飞和丁点,要么是孟云和柳柳。
关键彼此的对话毫无营养,全是片汤话,我像是无意间翻开了某位可爱小女生的“采蜜本”,里面记录着的是她多年来摘抄的情感鸡汤,爱情金句。
如果能有爱情导师涂磊的加盟,对他们锐评一番,我愿称之为好活。
可惜没有,观众看在眼里,只是干巴巴的《知音》唯美短句集,而成不了精彩纷呈的《爱情保卫战》。
除了拍摄手法上的硬伤之外,剧情方面,又是如何能让观众相信,此前在相亲市场备受挫折的孟云能深得独立睿智的刘律师青睐?
从两人的相处细节来看,分明每一场戏都是柳柳在牵着孟云的鼻子走,怎么到头来反而是柳柳的一厢情愿?
影片中连孟云自己都对柳柳的钟情无动于衷,又怎么能让观众理解这一对感情建立的合理性?
真就指着爱情金句糊弄观众?
这吃相未免太着急难看了些。
如果你真的把电影当门生意来看,那每个顾客都想得到的也得是货真价实的产品,而不是像《前任4》这般的半成品、瑕疵品。
找到一个能赚到流量的话题,想出几个不错的点子,拍出一些能在短视频平台迅速扩散的片段。
这恐怕会成为日后很多电影最在意的事情。
故事完整不完整,电影拍得是否真的有电影的模样,越来越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毕竟,只拍半部好片,后半部糊弄了事,也能赚近十亿票房,说句难听话。这就是在打认认真真拍电影的人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