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IPO|母公司南方航空财务指标“拖后腿”,南航物流IPO折戟

近日,南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航物流”)主动撤回上交所主板上市申请,成为继东航物流、国货航之后第三家冲击资本市场的航空物流企业中的“折戟者”。
作为南方航空的控股子公司,南航物流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精准、便捷的航空物流服务,已成为国内领先的航空物流服务供应商之一。公司主营业务分为航空速运、地面综合服务及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
南方航空于2月21日晚间发布了关于所属子公司撤回主板上市申请的公告。公告称,基于目前市场环境变化,为统筹安排资本运作规划,经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南航物流拟撤回上交所主板上市申请文件。
对此,南方航空对记者表示,本次南航物流撤回上市申请不会对公司和南航物流产生实质性影响,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也不会影响公司战略规划的实施。

图源:公告
母公司连续五年亏损
在航空业复苏的预期声中,南方航空的业绩预告却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这家中国最大的航空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2024年预计归属净利润亏损12.5亿元至18.7亿元,扣非后亏损更达33.5亿至43.8亿元。至此,南航已连续五年陷入亏损泥潭,累计净亏损超500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南方航空称2024年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回升向好态势,民航行业复苏步伐加快。但受国际市场恢复相对缓慢,全球供应链不畅导致飞机航材等价格大幅上涨以及人民币贬值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经营压力依然巨大。
具体来看,南方航空成本端的压力不容小觑。尽管2024年的油价较2023年有所回落,但航油成本仍占据南方航空营收的近四成,成为难以消化的刚性支出。更值得关注的是,南航的资产负债率已攀升至82.39%,流动负债占总负债过半,短期偿债压力巨大。在持续亏损下,财务费用如同滚雪球般累积。2024年,南航的财务费用因汇率波动增加超50亿元。
图源:南航物流官网
雪上加霜的是,其控股子公司南航物流在分拆上市的关键时刻折戟,监管规则要求母公司需连续三年盈利方可分拆子公司上市,而南航股份连续四年亏损的现状直接掐断了这条融资通道。尽管南航物流自身盈利能力较强,但其母公司持续亏损的状态直接导致其分拆上市计划受阻。
此外,国内客运市场的恶性竞争也加剧了南方航空的经营压力。为争夺市场份额,航空公司采取“以价换量”策略,2024年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6.2%,即便客座率回升至79.8%,仍难以抵消票价下滑的影响。
而南航作为国内航线网络最密集的航司,被迫卷入价格战漩涡,其货运业务的高利润被客运业务的失血不断稀释。这种结构性矛盾在三大航对比中尤为明显:当国航、东航通过集团层面整合物流板块时,南航物流仍困于上市公司体内,无法独立造血。
分拆上市模式不再“吃香”?
在三大航里,南航物流资产上市进度是最慢的。除东航物流于2021年6月上市外,2022年12月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的国货航也已于2024年12月30日成功登陆深交所。而南航物流在2024年1月29日迎来第一轮问询后,迟迟没有最新进展,直到此次主动撤回IPO。
南航物流的IPO终止与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不仅折射出当前资本市场监管风向的变化,也揭示了南航物流自身在分拆合规性、资金需求合理性等方面的深层矛盾。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并“从严监管分拆上市”。这一政策风向的转变,使得南航物流的分拆上市计划面临更大的合规压力。
招股书显示,南航物流原计划募资60.8亿元,其中56亿元用于购置全货机,剩余部分用于信息化建设。IPO终止后,这些资金需求将难以通过资本市场满足,可能影响其全货机机队扩张和数字化转型进程。然而,从短期来看,南航物流的经营状况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
2020年至2022年各年度,南航物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3.25亿元、196.88亿元和215.38亿元,其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3亿元、56.14亿元和46.36亿元。2024年上半年,南航物流实现营收92.26亿元,同比增长18.31%;净利润17.12亿元,同比增长36.09%。其盈利能力在三大航物流板块中仍处于领先地位。
图源:招股书
但值得注意的是,南航物流在IPO报告期内累计现金分红75.84亿元,超过其拟募资金额。这一“大额分红后再募资”的做法引发了市场对其资金管理合理性的质疑。未来,南航物流需在股东回报与长期投资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以重塑市场信心。
球盟会APP目前,东航物流和国货航已通过上市融资强化运力,而南航物流若无法重启IPO,可能在国际全货机网络扩张上滞后,尤其在跨境电商物流等高增长领域面临竞争压力。未来,南航物流需重新审视其资本运作战略,全面评估是否继续IPO或通过并购重整资本结构,以适应新的市场和政策要求。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宋光耀)